蕁麻疹|一出門就生風癩周身紅斑? 蕁麻疹病因+類型+紓緩方法指南
廣告
冬天室外室內溫差有時十分大,或者出門遇到冷風吹,有機會導致敏感人出現蕁麻疹(俗稱「風癩」),皮膚出現紅斑和痕癢,而溫差有對幼童肌膚的影響可能更大,今次請到全科醫生陳樂詩醫生為大家分享更多蕁麻疹資訊。
蕁麻疹目錄
蕁麻疹是皮膚疾病還是免疫系統失調?
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,會導致皮膚出現紅色斑塊並伴有強烈瘙癢感。其發作原因包括食物過敏、藥物反應、感染或環境變化等因素。一般而言,蕁麻疹的症狀會在數小時內出現,並可能持續數天。大部分情況下,這屬於短期的皮膚問題,但若超過六週仍未緩解,則可能發展為慢性蕁麻疹。
蕁麻疹的發生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,雖然它主要表現在皮膚,但其根本原因往往來自於免疫反應。
- 當過敏原(如食物、藥物或感染)刺激免疫系統時,肥大細胞會釋放組織胺,引發皮膚紅腫與瘙癢
- 這些免疫反應導致皮膚出現典型的蕁麻疹症狀,如紅腫、斑塊及灼熱感
女性患病機會更高? 4類人蕁麻疹高危
研究顯示,女性的發病率略高於男性,可能與生理特性及免疫機制有關。某些特定族群較容易受到蕁麻疹的影響,特別是以下幾類:
- 過敏體質者:具有家族過敏史的人,其免疫系統較為敏感,容易對環境中的刺激產生過度反應。
-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:紅斑狼瘡、甲狀腺疾病等免疫失衡問題,可能增加罹患蕁麻疹的機率。
- 免疫力較低者:如幼童、老年人和孕婦,由於免疫系統較脆弱,更容易受到過敏原影響。
- 環境與生活習慣影響:
- 壓力過大
- 睡眠不足
- 飲食不均衡
- 氣溫劇烈變化
蕁麻疹3大典型症狀 演變成慢性或需長期食藥
蕁麻疹的典型症狀包括皮膚上出現紅色、隆起的斑塊,形狀不規則,並且伴隨劇烈的瘙癢感,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。
此外,部分患者可能會經歷:
- 局部或全身腫脹,特別是面部、四肢等部位
- 灼熱與不適感,可能影響日常活動
- 症狀反覆發作,有時好轉,有時又會惡化
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,則可能演變為慢性蕁麻疹,需尋求醫療建議。
3個方法判斷蕁麻疹類型
蕁麻疹類型 | 急性蕁麻疹 | 慢性蕁麻疹 |
發作情況 | 突然發作,症狀通常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消退 | 持續六週以上,甚至可能長達數月或數年。 |
發作原因 | 主要由食物、藥物或感染引起。 | 可能與自身免疫失衡、內分泌變化或感染有關。 |
治療方法 | 可透過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。 | 需採取更長期的免疫調節與抗過敏治療。 |
導致蕁麻疹的過敏原種類繁多,最常見的包括:
- 食物:海鮮、堅果、乳製品、柑橘類水果
- 藥物:阿司匹林、抗生素、中草藥
- 感染:鏈球菌、流感病毒、寄生蟲感染
- 物理刺激:溫度變化、摩擦、壓力等外部因素
- 其他誘因:心理壓力、荷爾蒙變化、化學品(如肥皂、防曬霜)
幼童2大原因容易出現蕁麻疹 家長必讀紓緩指南
幼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,對外界的刺激較為敏感,特別是在氣溫變化劇烈的季節交替時,更容易受到影響。此外,幼兒飲食變化較大,若攝取某些高風險食物,如乳製品、雞蛋或海鮮,可能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。
家長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孩子緩解症狀:
- 避免過敏原
##embed-label-5##
- 局部舒緩方式
##embed-label-6##
- 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
##embed-label-7##
家長警惕 出現3癥狀應立即就醫
蕁麻疹不僅會出現在皮膚上,嚴重者可能引起全身反應,例如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等,若幼童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前往醫院急診:
- 呼吸困難或喉嚨腫脹
- 全身性反應,如噁心、頭暈、血壓下降
- 過敏性休克跡象,如意識模糊、極度虛弱
蕁麻疹可以完全治癒嗎?
急性蕁麻疹通常可自行痊癒,但慢性蕁麻疹可能需要長期管理,透過調整生活習慣與藥物控制來減少發作。
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會有副作用嗎?
部分抗組織胺藥物可能導致嗜睡,但較新一代的藥物副作用較少,對日常生活影響較低。
如何預防蕁麻疹復發?
避免已知過敏原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、維持皮膚健康,並在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物來預防發作。
圖片來源:設計圖片